很多人质疑网络作品质量,却很少有人关注网络作家群体。网络作家最怕的一个词——“断更”,也就是间断了更新的意思,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鱼人二代介绍自己的创作经历时直言,就连在新婚之夜和老婆生孩子当天,他还在坚持写作。为什么?他说:“在网络上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没有网络我不会写作。”因为小时候喜欢喝豆浆,总是加三勺糖,取名“唐家三少”的张威(“糖加三勺”的谐音),是很多网络作家的偶像。
他认为,网络作家背后的付出比常人想象得多得多,对于他来说每天工作16个小时也是常事,买书、读书和阅读网络文学,是他平时的爱好。成绩也让人艳羡,出版超过200种书,销售了1000万~1500万本书,值得注意的数据是,网络的收入只是占他总收入的不到5%。
他经过测算,发现他的读者年龄段在8岁至25岁之间,其中也有分层:改编的漫画主要针对8岁至12岁的孩子,12岁至15岁的孩子喜欢购买纸质书,其他都是在网上阅读。
很多人诟病网络文学的内容存在低俗和质量不高的现象。如何判断网络文学是好是坏?
“自己写的东西要敢给孩子看,正能量的东西才能长久。”唐家三少提出网络文学的标准,这是网络作家的底线。
从青年亚文化到融入主流文化,网络文学在成长,逐渐受到官方重视。近5年来,中国作协吸收165名网络作家入会,约占新发展会员的7%。在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唐家三少当选主席团委员。
可是,有人还是看不上网络文学,认为网络文学总是谈钱,太俗!甚至有人说,网络文学被资本控制,不像传统文学能给人启蒙。
唐家三少对此回应,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走出国门,讲的就是中国故事。文学创作者如果避讳谈经济,没有资本的支撑,大量的网络文学很难走出国门。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已达90亿元,产业规模自2012年起保持超过20%的年增长率。
2017年,艾瑞咨询发布了《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白皮书》显示,从输出国家来看,从最初的东南亚,到日韩地区,再到后来的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土耳其等欧美地区。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足迹已遍布20多个国家,被翻译为英语、韩语、泰语、日语等十几种语言文字。从类型来看,玄幻、仙侠、历史、言情等类型占据了海外网文的大多数,并以其独特的娱乐性和“爽”感,受到众多海外读者热捧。
在目前的海外网文用户中,学生群体占比达到52.9%。从学历来看,本科及以上读者为51.4%,专科及以下读者为48.6%,学历差异程度相对较低。在地域分布上,用户占比最高的地区为欧洲,其次为北美洲,分别为29.8%和27.7%。而读者人数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20.9%)、巴西(7.4%)、印度(6.7%)、加拿大(5.5%)和印度尼西亚(5.4%)。目前,海外英文网文用户总数约有700万+。
我国的青年评论家夏烈提出,网络文学为何受到青年热捧?青年亚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底色。
他认为,对于网络文学的评价不能一棍子打死,与以前的武侠小说一样,年轻人都特别爱看,原因就在于符合一种张扬奔放的人性需求。他强调,社会管理者一定不能忽视这一点。
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才能生长出网络文学?夏烈分析,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入人心,更加习惯纸质出版。因为机缘巧合,中国的网络文学经过了野蛮生长,与资本运营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民间智慧的结合,这是一种中国创造,不妨顺势而为尊重人民的创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提出,很多时候,我们的批评家一边指责普通读者沦为“点赞手”,另一边却放不下身段去下比“点赞”更多的批评功夫。他们也看不到对中国文学最及时有效的批评已经不是在传统的文学期刊和专业批评刊物,而是在“豆瓣”的一个个小组。
就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批评家对网络文学评论前,阅读准备并不充分,看不完小说是常事。因为一部网络文学动辄上百万字,存在前部分不太精彩,随着作者渐入佳境,后半部分更加流畅的现象。
何平坚持认为,网络文学不能从传统的文学中抽取审美教条。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究竟是否互斥?传统文学就是通俗的,五四文学从来没有反对过通俗文学,网络文学也是通俗的。因此,通俗不能作为网络文学的识别指标。
他认为,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是传统文学无法包容的。网络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就是类型文学的开疆拓土。值得注意的是,他也提出,网络文学在价值观方面要有底线。无论是作者和评论家,这一条已经成为共识。对于低俗的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了抵制的共识。
网络文学的方向在哪里?作为网络文学老兵的黄志强,从2003年开始从事这一领域:“网络文学一定会有质量打败数量的一天,成名之后的作家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的作品,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要给予网络作家一点时间。”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谁胜谁负或许并不重要,一边是经典,一边是市场,作家三棱军刺观察:“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总有一天是要融合的,有朝一日,现在的网络文学就是传统文学,应该鼓励网络文学与其他文学一样,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