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评 文学高地 独家发布 文化印记 文艺地图 草原画廊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国风光  >  典评   
杨贵妃真的养猫吗?
内蒙古新闻网  18-01-15 11:37 打印本页 来源:北京晚报 
 

杀气十里的黑猫

要说猫“作妖”作出一定水平的,要数清代学者潘纶恩在笔记《道听途说》中的一条记载,花堰有一家姓俞的,共有兄弟三人,家里很穷,老母亲长年没有自己的屋子,只能独居在阁楼上,“而年及古稀,衰病龙钟,起居不甚适”。俞老大心疼老娘,就提出和母亲换屋子住,老太太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了。

俞老大上得阁楼来,一看眼前的景象,不觉得十分辛酸,阁楼上“无床榻,无茵褥,惟展败絮一裹,竹簟一张”,老太太原本就席地以寝,虽然上面搭着个帐子,也早已破烂不堪。俞老大和老婆收拾了一下,感到有些疲惫,就一起先躺在地上睡下了,谁知,第二天早晨两口子睁眼一看,“帐幄皆为火化,竹簟败絮,四周皆成灰烬”,只有他们躺的那块地方没有过火。“一家并骇,莫测所为”,更加糟糕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种种怪异,无片刻安帖”。

俞家三兄弟请了一位和尚做法驱妖。“绘象数十轴布满一堂,自释迦、文殊以下,鬼卒鬼狱皆备”。僧人弄了一个大鼎,“炽炭其中,烈火熏灼……步步灌醋喷之,酸气四溢,扑鼻莫纳”。俞氏三兄弟各举着一个香炉,跟在僧人的后面。那僧人头戴毗卢帽,披着水田衣,手拿七星剑,口中喃喃有词,也不知道他念的是什么法咒,踏梯上了阁楼,“拨火醋频频加紧”,白烟四溢,酸气顿时充斥了整个阁楼,那阵势有点儿像被蚊子咬急了的人举着灭蚊剂在屋子里一顿狂喷,妖异终于被熏得受不了了,“忽空落中跃起一大猫,修尾蓬蓬,目光如炬,疾驶若飞,足不及地”,从只有二指宽的窗户缝里钻了出去,逃之夭夭。

俞家三兄弟“俱谓猫鬼远遁,怪可从此绝矣”,谁知僧人前脚走,后脚那妖猫就回来了,“每日作恶,一如前状”。俞家三兄弟没办法,又去请僧人来伏妖,僧人摇摇头道:“不必了,那妖猫明年开春一定会离开。”俞家三兄弟不知何理,僧人说了一番很有哲理的话:“凡是人想久居某地,一定不会惹邻居讨厌,猫也是这样,憎恨你们越深,离开你们时越坚决,你们放心吧,那猫对你们骚扰得越重,越说明它失去耐心了。”

“明年,怪果绝”。

清代的妖猫如此,唐代的“妖猫”是真是假呢?笔者以为,从正史和野史中对武则天的记录来看,唐代宫中养猫应该已经形成风气,所以杨贵妃抱着一只可爱的小猫把玩也未必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否会像《妖猫传》中那样抱着一只纯黑的小猫,就不好说了。

纯黑的猫在文艺作品中往往作为一种法力强大,灵异指数极高的象征,中国古代也不例外,清代学者汤用中所著笔记《翼駉稗编》记载:金陵有个姓马的养有一只猫,“色纯黑,状极神骏而驯”。有一天有个蜀人路过他家门口,看到这只猫,立刻提出重金买之,姓马的不同意:“畜以自玩,不觅售也。”蜀客不停加钱,直加至百金,姓马的看他志在必得,只好同意了,成交之后,姓马的问:“猫已经归你了,能否告诉我你为什么花这么多的钱买它?”蜀客说:“实不相瞒,这只猫乃是神物,所在之处,方圆十里之内所有的老鼠都会死光,我家是做纺织生意的,最怕老鼠咬,却偏偏遭遇鼠患,数年之中,大量的纺织品被咬烂,买了很多猫来对付,谁知竟一一被老鼠咬死,今天得到这只黑猫,带回蜀地,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姓马的半信半疑,掀开家中阁楼的木地板一看,“果有死鼠数斗,大者重二十斤”!

由此推测,杨贵妃纵使真的养猫,恐怕也很难养黑猫吧。不过文艺作品,本来就不必为杜撰而穷究,毕竟比起那只小猫,《妖猫传》里杨贵妃的长相要奇葩得多。电影里的杨贵妃对李白说“大唐有你才是真的伟大”,而观众们对“混血杨贵妃”的包容才说明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与进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阿尔山雾凇惹人醉
乐享寒假生活
塞北雾凇
冰雪草原举行骆驼文化节
北国风光一周排行
• 现在还记不记得,你第一次流下的眼泪?
• 没有电灯的年代,人们怎样过夜生活
• 如果,高速公路上持续多日大堵车……
• 如何用1700字,概括一部27万字的史诗?
• 网络使我们变笨了吗?
• 《碟形世界》:撕下幻想文学的“闲书”标签
• 2018年我们如何进一步提高文化阅读品质?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