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典评 文学高地 独家发布 文化印记 文艺地图 草原画廊
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北国风光  >  典评   
谭延闿,第一书家竟是鱼翅将军
内蒙古新闻网  18-01-29 11:16 打印本页 来源:北京晚报 
 

被袁世凯判了四年徒刑

谭延闿参加殿试时,慈禧见他姓谭,来自湖南,疑与谭嗣同有关,只给了二甲第三十五名,得入翰林院。在入院朝考中,谭延闿又考了个朝元(即第一名),列为庶吉士。

第二年3月,谭钟麟病逝,谭延闿回乡守制。1909年,出任湖南咨议局议长,并参与保路运动。其间还参与办学,一度举债至六七万元。

辛亥革命后,长沙新军起义,焦达峰、陈作新主政,二人属革命党,被立宪派所嫉,不久被乱兵杀死。乱兵自知权威不够,冲入谭延闿家,将他扔进轿子,抬至总督府,据说谭哭了一路。到总督府后,才知是拥戴他主政湖南。

1912年7月,谭延闿被袁世凯正式任命为湖南都督。第二年,宋教仁被刺,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谭却不表态,直到7月25日,见周边各省都出兵讨袁,才宣布独立。因讨袁军惨败,8月13日,谭延闿又宣布取消独立。

袁世凯表面称“谭延闿素明大义,谅非本心”,却派心腹汤芗铭当湖南都督,让谭“进京待罪”。谭钟麟与袁的叔祖袁甲三拜过把兄弟,自觉安全,果然

京,结果被判四年徒刑,经熊希龄说情乃免,一度隐居青岛。

谭延闿安插心腹赵恒惕、曾继梧等在长沙任要职,为回湘做准备。1916年8月,谭二度督出任湖南省长兼督军,因在张勋复辟中表现犹疑,再被解职。

毛泽东曾说:“谭延闿是一个聪明的官僚,他在湖南几起几覆,从来不做寡头省长,要做督军兼省长。他后来做了广东和武汉的国民政府主席还是兼了第二军的军长。”

紧急时刻帮了陈寅恪

除了抓枪杆子,谭延闿也重视教育,他在任上对优秀私立学校予以补贴,多者可达公立学校的50%。

离任前,谭延闿从省教育基金中拨出专款,给总务厅长林伯渠、教育司长熊知白、交涉科长陈寅恪三人作赴美留学经费,每人路费400大洋,月生活费140大洋,为防后任不认账,特意提出1万多元交美国大使保存。

1918年,在桂系支持下,谭延闿再掌湘政, 1920年6月驱逐军阀张敬尧后,提出“湘人治湘”,得到青年毛泽东赞同,撰文称谭是“乡邦英俊”。毛泽东与易礼容等办长沙文化书社时,曾请谭延闿题匾,谭慨然允诺,并支持了400大洋。

1920年11月,谭延闿的心腹赵恒惕反戈一击,谭再度失势。此后几度想东山再起,直到1922年8月,他参加湖南省长竞选,得885票,赵恒惕得1581票。谭延闿见回归无望,转投孙中山。

谭延闿原本不欣赏孙中山,但孙中山对谭颇欣赏,曾给胡汉民写信说:“吾党缺乏政治人才,今后必须多联系国内知名人士以为我助,如北孙南谭,均一时人望。”

在上海,谭延闿与孙中山“过从几无虚日”,改变了对孙的看法,谭说:“我一生佩服的只有孙先生,除孙先生外,再没有第二人了。”

为何不肯娶宋美龄

陈炯明兵变时,谭延闿寸步不离孙中山。谭枪法甚佳,曾与北洋诸将比赛,十弹全中,后竟双手各执一枪,又十弹全中。1927年,谭延闿与孙科、李宗仁在长江上遇敌,卫兵枪战无效,谭持枪参战,每弹必中,李宗仁说:“早闻谭氏少年善骑射,今见之信之服之。”

有人向孙中山告状,骂谭延闿是小人,谭延闿与胡汉民就在里屋,谭面不改色,胡赞他“休休有容”。

首页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
 
图片
【定格】大数据云平台:为企业助力 为农民圆梦
文艺轻骑兵领到新“坐骑”
耍雪
【现场】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
北国风光一周排行
• 年画的故事
• 《记忆的颜色》:回忆并非重温往事
• 腊八习俗知多少?您家的腊八粥煮好了吗?
• 张中行点滴写“红楼”
• 元朝蒙古刀为什么是弯的?
• 古代贵族冬季取暖方法
• 80后新锐作家:视角更独特 风格更年轻
专题推荐
治国理政进行时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宣传云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网络主题活动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内蒙古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Copyright©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4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